- 2025年10月22日
- 星期三

当地时间10月19日,4名蒙面人来到卢浮宫外,分工配合操作升降装置,从建筑物外部阳台潜入室内,抢走陈列珠宝,还用角磨机威胁博物馆保安。4名作案人员目前仍然在逃。检方初步认定这是一起有组织犯罪。卢浮宫19日因此临时关闭。

以色列在停火期间的不时空袭,实则暗示着其强硬派政治的主导地位。内塔尼亚胡政府在国内的政治环境中,面对反对派的压力,必须通过军事行动来巩固支持。这不仅是对外界的武力展示,也是对内部鹰派力量的妥协——任何放松对哈马斯的打击都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内部动荡。因此,这种政治与军事的“双向压力”将以色列推向了反复无常的冲突之中。

莫迪登上航母表现亲民莫迪称“维克兰特”号航母是印度制造伟大成果,同时也是印度实力标志,甚至还放言称仅只航母名称就能够让巴基斯坦睡不着。虽然豪言壮志,但这份底气显然有点不足,作为国产航母实际却是“万国造”。理论上官方宣传国产化率高达76%,实际核心装备全部都是进口,美国LM2500燃气轮机作为动力,以色列搞定雷达系统,防空则是法国和以色列提供“巴拉克”防空导弹,最核心的舰载机则是俄罗斯米格-29K。

菲律宾外长拉扎罗近期发声,提到希望与中国海警达成谅解备忘录,以减少南海的对抗。这表面上看起来是对中方态度的软化,但细想其背后,显然是另有玄机。菲律宾正处于一场经济危机之中,外资流失、自然灾害频发,让这个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拉扎罗的双面言论恰好揭示了菲律宾的真实意图:一方面是在国际上营造出“愿意对话”的形象,另一方面又想在国内树立一个保护国家利益的强硬形象。这种策略,无疑是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,但现实却是往往事与愿违。

特朗普的强硬态度,跟不久前他对俄罗斯摆出的“强硬姿态”简直判若两人。欧洲领导人看完这场会晤的结果,除了失望就是困惑,德国总理默茨直接坦言“这次访问没像泽连斯基希望的那样顺利”,一位欧洲外交官更是犀利地比喻:“让乌克兰放弃顿巴斯,就像是把自己的腿卖给俄罗斯,却什么也得不到。”所有人都在猜,特朗普为什么突然变卦?答案其实藏在普京的一通电话里——就在泽连斯基动身去白宫前,普京主动拨通了特朗普的电话,一聊就是两个半小时,而这通电话,彻底改变了特朗普的立场。

已加载全部内容
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